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章轻轻端起茶杯 (第1/2页)
第3章 轻轻端起茶杯 四名乾清宫的黄衣宫女随即跟了上来,为崇祯帝略整理了一下龙袍,便簇拥着面带微笑的大明天子走向乾清宫的左暖阁方向而去。 待崇祯帝走进暖阁的门内,众王公大臣才敢抬起头站起身子,井然有序的按官职辈分如潮水般悄然生息的逐渐退出了乾清宫,人都走空以后,在乾清宫侍候的太监们,待乾清宫通风了一会后。 接着把乾清宫的朱红色的大门和窗子都缓缓的关上了。于是门外就是外朝,门内就是后宫,大明已经这样延续了二百多年。 ***关宁锦防线,山海关,所谓关宁锦防线,是山海关,宁远,锦州三个地方,是自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的一条朝东斜长的防线,其中以山海关为后盾在底部,宁远为中坚在中部,锦州为先锋在上部,其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。 而山海关一过,通往京师就是一马平川,所以关宁锦防线是抵御后金八旗兵和守护京师的最重要防线。 分为南北两段,南段是关宁防线,有一百公里长,从山海关至宁远。北段是宁锦防线,亦有一百公里长,从宁远开始路经连山,塔山,松山,最后到锦州。 并且抵大凌河。至从袁崇焕经营关宁锦防线以后,奏请内监纪用等“移巡阅关外,与袁崇焕料理边事”镇守内监向崇祯帝奏报袁崇焕重建宁锦防线的事宜说:城势更高,堡垒更固,设备更严,军力更强“着着皆实,毫无粉饰” 袁崇焕其人八面玲珑,在极力协和与内监关系的同时,还调整同督,将领,总兵的关系,于是袁崇焕在辽东深得民心。 有一件特别的是,与大将满桂之间不和,但是后来袁崇焕以大局为重主动上奏朝廷,与满贵和好,为了向朝廷宣誓效忠,袁崇焕把自己的老母亲从南国接来宁远,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也把自己的妻儿迁来居住。 而宁远总兵祖大寿是当地人士,全家自然就在当地居住,关宁锦防线的所有官兵发起誓言:“土地破,则家与之俱亡!” 袁崇焕经过与后金的一系列战事,总结说:“虏利野战,惟有凭坚城以用大炮一着。”把大炮架设在城上面,用来轰击后金的八旗兵,坚固的城池就成为了大炮的凭借。 待到陕西和中原的农民军被消灭和镇压下去以后,几十万的明军精锐就会被调动到关宁锦防线,到了那个时候,才是和反贼的八旗兵决战的时刻。 袁崇焕把军队编成为战兵和守兵,战兵是机动部队,一共分为步兵营,骑兵营,锋兵营,劲兵营,水兵营,内含有步兵,骑兵,车兵,水兵等兵种。 守兵为守城守堡垒部队,按其所戍城堡的大小,分为屯守,马援,台烽等不同的兵种编制。另有镇军,驿骡,拨马,警卫,驿传和哨探。 袁崇焕整编辽东军以后,明细章程,严厉法度,分屯束伍,齐肃训练。袁崇焕又上奏朝廷称“关外不苦无兵,只苦无盔甲,器械,马匹”袁崇焕奏请添置新制火炮,整修破损的器械,检查盔甲和守具的数量。 经过袁崇焕事无巨细的经营,辽东军的武器装备,得到非常大的改善。辽东军这时是战有良将,守有精兵,上下协调,彼此呼应,严格训练,整肃纪律,袁崇焕为了以后的战事做足了战前准备。 除了这些以外,袁崇焕更从广东抽调了几千水师,从广西抽调了几千广西狼兵,这些都是袁崇焕之前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