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卷二十六历书第四 (第3/5页)
索隐】:谓月值毕及陬訾也。毕,月雄也。聚,月雌也。⽇得甲子,【索隐】:谓十一月冬至朔旦得甲子也。夜半朔旦冬至。【索隐】:以建子为正,故以夜半为朔;其至与朔同⽇,故云夜半朔旦冬至。若建寅为正者,则以平旦为朔也。 正北【索隐】:谓蔀首十一月甲子朔旦时加子为冬至,故云“正北”也。然每岁行周天全度外馀有四分之一,以十二辰分之,冬至常居四仲,故子年在子,丑年在卯,寅年在午,卯年在酉。至后十九年章首在酉,故云“正西”其“正南”、“正东”并准此也。【正义】:⻩钟管,子时气应称正北,顺行四仲,所至为正月一⽇,是岁之始,尽一章。十九年⻩钟管,应在酉则称“正西”他皆放此。 十二【索隐】:岁有十二月,有闰则云十三也。无大馀,无小馀;【索隐】:其岁甲子朔旦,⽇月合于牵牛之初,馀分皆尽,故无大小馀也。【正义】:无大小馀者,以出闰月之岁有三百五十四⽇三百四十八分,除五甲三百⽇,馀有五十四⽇三百四十八分,缘未満六十⽇,故置为来年大小馀。亦为太初元年⽇得甲子朔旦冬至,前年无奇⽇分,故无大小馀也。无大馀,无小馀;【索隐】:上大小馀朔之大小馀,此谓冬至大小馀。冬至亦与朔同⽇,并无馀分,至与朔法异,故重列之。 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。【索隐】:如汉志太初元年岁在丙子,据此,则甲寅岁也。尔雅释天云岁阳者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十⼲是也。岁阴者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支是也。岁阳在甲云焉逢,谓岁⼲也。岁阴在寅云摄提格,谓岁支也。 十二 大馀五十四,【索隐】:岁十二月,六大六小,合三百五十四⽇,以六除之,五六三十,除三百⽇,馀五十四⽇,故下云“大馀者⽇也”【正义】:月朔旦甲子⽇法也。小馀三百四十八;【索隐】:太初历法,一月之⽇,二十九⽇九百四分十⽇之四百九十九,每两月合成五十九⽇,馀五十八分。今十二月合馀六个五十八,得此数,故云“小馀者月也”【正义】:未満⽇之分数也。其分每満九百四十则成一⽇,即归上,成五十五⽇矣。大馀五十四者,每岁除小月六⽇,则成三百五十四⽇,除五甲三百⽇,犹馀五十四⽇,为未満六十⽇,故称“大馀五十四”也。小馀三百四十八者,其大数五十四之外更馀分三百四十八,故称“小馀三百四十八”也。此大小馀是月朔甲子⽇法,以出闰月之数,一岁则有三百五十四⽇三百四十八分,每六十⽇除之,馀为未満六十⽇,故有大小馀也。此是太初元年奇⽇奇分也。置大馀五十四算,每年加五十四⽇,満六十⽇除之,奇算留之;每至闰后一年加二十九算,亦満六十⽇除之,奇算留之;若才⾜六十⽇,明年云无大馀,无小馀也。又明年以置五十四算,如上法,置小馀三百四十八算,每年加三百四十八分,満九百四分十成一⽇,归上,馀算留之;若至闰后一年加八百四十七分,亦満九百四分十成⽇,归大馀,奇留之;明年以加三百四十八算,如上法也。大馀五,【索隐】: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,⽇行一度,去岁十一月朔在牵牛初为冬至,今岁十一月十二⽇又至牵牛初为一周,以六甲除之,六六三十六,除三百六十馀五,故云大馀五也。【正义】:冬至甲子⽇法也。小馀八;【索隐】:即四分之一,小馀満三十二从大馀一,四八三十二,故云小馀八。明年又加八得十六,故下云小馀十六。次明年又加八得二十四,故下云小馀二十四。又明年加八得三十二为満,故下云无小馀。此并依太初法行之也。【正义】:未満⽇之分数也。其分每満三十二则成一⽇,即归上成六⽇矣。大馀五者,每岁三百六十五⽇,除六甲三百六十⽇,犹馀五⽇,故称大馀五也。小馀八者,每岁三百六十五⽇四分⽇之一,则一⽇三十二分,是一岁三百六十五⽇八分,故称小馀八也。此大小馀是冬至甲子⽇法,未出闰月之数,每六十⽇除之,为未満六十⽇,故有大小馀也。此是太初元年奇⽇奇分也。置大馀五算,每年加五算,満六十⽇则除之;后年更置五算,如上法。置小馀八算,每年加八算,満三十二分为一⽇,归大馀;后年更置八算,如上法。大馀者,⽇也。小馀者,⽇之奇分也。 端蒙单阏二年。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单阏,一作‘亶安’。”【索隐】:端蒙,乙也。尔雅作“旃蒙”单阏,卯也,丹遏二音,又音蝉焉。二年,岁在乙卯也。【正义】:单音丹,又音时连反。阏音乌葛反,又于连反。 闰十三 大馀四十八,小馀六百九十六;大馀十,小馀十六; 游兆执徐三年。【索隐】:游兆,景也,尔雅作“柔兆”执徐,辰也。三年。【正义】:三年,丙辰岁也。 十二 大馀十二,小馀六百三;大馀十五,小馀二十四; 彊梧大荒落四年。【索隐】:強梧,丁也。大芒骆,巳也。四年。【正义】:梧音语。四年,丁巳岁也。 十二 大馀七,小馀十一;大馀二十一,无小馀; 徒维敦牂天汉元年。【索隐】:徒维,戊也。敦牂,午也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