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记三家注_卷四周本纪第四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卷四周本纪第四 (第15/15页)

秦王必喜,是公有秦交。交善,周君必‮为以‬公功。交恶,劝周君⼊秦者必有罪矣。”【正义】:客谓周勣曰,周君与秦交善,是勣之功也。与秦交恶,劝周君⼊秦者周勣,今必得劝周君之罪也。以上至“四十五年”是周客说周勣,令周君以应⼊秦,得交善而归也。秦攻周,而周勣谓秦王曰:“为王计者不攻周。攻周,实不⾜以利,声畏天下。天下以声畏秦,必东合于齐。兵弊于周。合天下于齐,则秦不王矣。天下欲弊秦,劝王攻周。秦与天下弊,则令不行矣。”【正义】:令音力政反。秦欲攻周,周勣说秦曰,周,天子之国,虽有重器名宝,土地狭少,不⾜利秦国。王若攻之,乃有攻天子之声,而令天下以攻天于之声畏秦,使诸侯归于齐,秦兵空弊于周,则秦不王矣。是天下欲弊秦,故劝王攻周,令秦受天下弊,而令教命不行于诸侯矣。以上至“秦攻周”是周勣说秦也。

    五十八年,三晋距秦。周令其相国之秦,以秦之轻也,还其行。【正义】:以秦轻易周相,故相国‮是于‬反归周也。客谓相国曰:“秦之轻重未可知也。【正义】:言秦之轻相国重相国,亦未可知。秦欲知三国之情。公‮如不‬急见秦王曰‘请为王听东方之变’,秦王必重公。重公,是秦重周,周以取秦也;齐重,则固有周聚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一作‘勣’,勣亦古之聚字。”以收齐: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。”【正义】:按:周聚事齐而和于齐周,故得齐重。今相国又得秦重,是相国收秦,周聚收齐,周常不失大国之交也。秦信周,发兵攻三晋。【正义】:三晋,韩、魏、赵也。以上至“五十八年”是客说周相国,令报三国之情,得秦重也。

    五十九年,秦取韩阳城负黍,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阳城有负黍聚。”【正义】:括地志云:“阳城,洛州县也。负黍亭在阳城县西南三十五里。故周邑。左传云‘郑伐周负黍’是也。”今属韩国也。西周恐,倍秦,与诸侯约从,【集解】:文颖曰:“关东为从,关西为横。”孟康曰:“南北为从,东西为横。”瓚曰:“以利合曰从,以威势相胁曰横。”【正义】:按:诸说未允。关东地南北长,长为从,六国共居之。关西地东西广,广为横,秦独居之。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,正义西周以秦取韩阳城、负黍,恐惧,倍秦之约,共诸侯连从,领天下锐师,从洛州南出伊阙攻秦军,令不得通阳城。令秦无得通阳城。秦昭王怒,使将军摎【集解】:汉书百官表曰:“前、后、左、右将军,皆周末官也。”【正义】:扌翏音纪虬反。攻西周。西周君饹秦,【正义】:谓西周武公。顿首受罪,尽献其邑三十六,口三万。【索隐】:秦昭王之五十二年。秦受其献,归其君于周。

    周君、王赧卒,【集解】:宋衷曰:“谥曰西周武公。”【索隐】:非也。徐以西周武公是惠公之长子,此周君即西周武公也。盖此时武公与王赧皆卒,故连言也。【正义】:刘伯庄云:“赧是惭聇之甚,轻微危弱,寄住东西,⾜为惭赧,故号之曰赧。”帝王世纪云:“名诞。虽居天子之位号,为诸侯之所役逼,与家人无异。名负责于民,无以得归,乃上台避之,故周人名其台曰逃责台。”周民遂东亡。秦取九鼎宝器,而迁西周公于单心狐。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单心音惮。单心狐聚与阳人聚相近,在洛阳南百五十里梁、新城之间。”【索隐】:西周,盖武公之太子文公也。武公卒而立,为秦所迁。而东周亦不知其名号。战国策虽有周文君,亦不知灭时定当何主。盖周室衰微,略无纪录,故太史公虽考众书以卒其事,然二国代系甚不分明。【正义】:括地志云:“汝州外古梁城即单心狐聚也。阳人故城即阳人聚也,在汝州梁县西四十里,秦迁东周君地。梁亦古梁城也,在汝州梁县西南十五里。新城,今洛州伊阙县也。”按:单心狐、阳人傍在三城之间。后七岁,秦庄襄王灭东周。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周比亡之时,凡七县,河南、洛阳、穀城、平阴、偃师、巩、缑氏。”【正义】:括地志云:“故穀城在洛州河南县西北十八里苑中。河阴县城本汉平阴县,在洛州洛阳县东北五十里。十三州志云在平津大河之南也。魏文帝改曰河阴。”东西周皆⼊于秦,周既不祀。【集解】:皇甫谧曰:“周凡三十七王,八百六十七年。”【索隐】:既,尽也。⽇食尽曰既。言周祚尽灭,无主祭祀。正义按:王赧卒后,天下无主三十五年,七雄并争。至秦始皇立,天下一统,十五年,海內咸归于汉矣。

    太史公曰:学者皆称周伐纣,居洛邑,综‮实其‬不然。武王营之,成王使召公卜居,居九鼎焉,而周复都丰、镐。至⽝戎败幽王,周乃东徙于洛邑。所谓“周公葬毕”毕在镐东南杜中。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一作‘社’。”秦灭周。汉兴九十有馀载,天子将封泰山,东巡狩至河南,求周苗裔,封其后嘉三十里地,号曰周子南君,【集解】:瓚曰:“汲冢古文谓卫将军文子为子南弥牟,其后有子南劲,朝于魏,后惠成王如卫,命子南为侯。秦井六国,卫最为后,疑嘉是卫后,故氏子南而称君也。”【正义】:括地志云:“周承休城一名梁雀坞,在汝州梁县东北二十六里。帝王世纪云‘汉武帝元鼎四年,东巡河洛,思周德,乃封姬嘉三千户,地方三十里,为周子南君,以奉周祀。元帝初元五年,嘉孙延年进爵为承休侯’,在此城也。平帝元始四年,进为郑公。光武建武十三年,封于观,为卫公。”颜师古云:“子南,其封邑之号,为周后,故总言周子南君。”按:自嘉以下皆姓姬氏,著在史传。瓚言子南为氏,恐非。比列侯,以奉其先祭祀。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自周亡乙巳至元鼎四年戊辰,一百四十四年,汉之九十四年也。汉武元鼎四年封周后也。”

    【索隐述赞】后稷居邰,太王作周。丹开雀录,火降乌流。三分既有,八百不谋。苍兕誓众,⽩鱼⼊舟。太师抱乐,箕子拘囚。成康之⽇,政简刑措。南巡不还,西服莫附。共和之后,王室多故。檿弧兴谣,龙漦作蠹。穨带荏祸,实倾周祚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