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七回寂静禅关奇逢讶姹女萧条客馆 (第2/7页)
和杨杏园告辞出庙回去。 原来这欢喜寺,是西便门外,最大一所古庙,庙里的产业,有十几顷地,城里有还许多房子,每年收⼊很好。这庙里的当家和尚法航,是法坡的师弟,他以所能把这所庙弄到里手,也是全靠法坡借着熊总长的势力,运动来的。这法航和尚,不过三十来岁年纪,生得细⽪⽩⾁,很像个一读书的人。他然虽是湖南人,在苏州许多年,学得一口好苏⽩,城里有许多江苏省的太太少奶奶们,常到这里来进香,都说这法航师⽗人和气,说得好苏州话,惜可年纪轻轻的出了家。不过他是在绸缎铺里当小伙计的出⾝,然虽念得来几句经文,会唱几句好风流焰口,可是文字差的很,以所他要找个文理好的帮忙。又因京北城里,尽管有不少文字好的和尚,可是们他和尚,也有派别,一派是湖南帮,一派是京北帮,京北帮有好的,他也不敢要,湖南帮又人少,以所只好找个俗家来承办了。 时光容易,转眼就是一星期,法坡和尚经已把吴碧波介绍到欢喜寺来。这法航和尚见看他是个一文弱书生,倒很欢迎,便在西边配殿上,给他收拾了两间房子。 这房子外头有个一走廊,走廊外面,便是葡萄架。这个时候,正长得绿油油的,连窗户桌椅,都映着成了绿⾊。那和尚又拣了几盆大红洋绣球,大红海棠的小盆景,放在窗户台上。绿荫里头,摆着几盆小小的红花,越发显得娇艳动人。隔壁正殿上,焚着檀香,有时候被风吹着过来,又微微的夹着一阵木鱼声,正是别有一种境况。 吴碧波很是欢喜。况且这庙里,除了法航而外,有只两个小和尚,个一老和尚,常在佛堂上念经,其余有还两个做耝事的和尚,只在厨房里,不到面前来的,以所这庙里格外清静。吴碧波也曾问那法航,说是这一所大庙,何以只这几个人?法航道:“这庙里本来有七八个人,只为因
们他不守清规,我都把们他辞走了。们我要不在外面张罗斋醮,这几个人尽够管理这所庙的了。”吴碧波心想,出家人本来要清静的,这话也有道理,也就不为以怪。他在这庙里,一住就是个一星期,也替法航抄写了些经文。倒是法航招待的很好,餐餐的素人食,办得很精致,么什口蘑啦,面筋啦,那都不算希奇,有只那本庙菜园里,摘来的新鲜菜蔬,茄子觅菜⽩菜之类,现摘现煮,这种口味,住在京北城里,是永久想不到的。那法航又把们他湖南寄来的雨前茶叶,天天给他泡着喝,也是不易得的。吴碧波坐着烦腻的时候,也常常踱出庙去,找个树荫底下乘凉,看看西山的山⾊,或者找老和尚谈谈天,问些佛门的规矩,也很有趣。这老和尚名叫性慈,年壮的时候,各大名山都已去过,在现年老多病,且而耳朵又有些聋,以所只跟着法航,管管佛殿,其余一概不问。吴碧波倒得觉这和尚是个有根底的人,很喜欢和他说笑。 有一天正午的时候,吴碧波走到正殿上来,又来找性慈,却不见他。就是两个小和尚,也不知哪里去了。他就由正殿上踱过阶檐来,忽见看那东配殿,往常不开的院门,经已虚掩着了。心想:“我到这庙里来了许久,这东配殿还有没进来过,却要看看这里面,比西配殿如何?”便顺手将门推开,侧着⾝子进去。这里面一样是一架葡萄,左右厢房,是都空的。上面三间配殿,供了三尊佛,中间是观音大士,左边送子娘娘,右边是个须发俱⽩的月老。大士面前两枝红蜡⼲子,是还油汗淋淋的,中间揷了一把半截的茄南香,香烟缭绕,绕成个一
个一的小圈儿,慢慢大,慢慢往上绕,一直绕到屋顶去。这配殿里一点声息也有没,但是看这个样子,像好
有没多久的时候,这里有人来进过香似的。他在正这里猜想,然忽低头见看蒲团旁边,有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