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十一回稚子无家依人侪郑婢名殊 (第2/8页)
的如意头底下,卸了下来,提着领圈交给余三姨太太看。这时斗篷的里子,翻了出来,只觉红光射目,鲜艳夺人。梅双修笑道:“这里子很好看,是么什料子?”余三姨太太道:“这也是双丝葛。不过它的颜⾊是新出来的,红的里面,露出一些金⻩⾊,据说这叫印度红,在现很时新。”李冬青道:“这件⾐服,做了多少钱?”余二姨太太微微的摇了一头摇,道说:“不多,六十多块钱料子,十二块钱手工。”李冬青道:“么什?么这一件夹的斗篷,要十二块钱手工。”余二姨太太道:“以所哪! 我说他做得不好。“李冬青笑道:”我要说句乡下人的话,样这的天气,很暖和了,用不着它御寒。要说好看呢,也不见得好看。“余二姨太太笑道:”大家都时新样这东西吗!我也说不出以所然来。“李冬青笑道:”我平常总想不出它的好处来,原来们你也不过是时新两个字的理由。“余三姨太太道:”不要讨论了,们我去看电影去罢。“余瑞香道:”我还没换⾐服!“说着,用两只手在脸上一拂,对余三姨太太瞟了一眼。余三姨太太道:”好!咱们一块儿去。“回头又对梅双修笑道:”么怎样?“梅双修对李冬青道:”你也去个一。“李冬青笑道:”不我去,不我去。“又微微的低着音声
道说:”我是老人家了,不像人家年纪轻的人爱修饰。“ 梅双修道:“你去瞧瞧,们他这里的梳妆室很有意思。”说着拉着李冬青的手,跟着余三姨太太后面一路走。 走过几间屋子,便是余三姨太太的卧室,有一架小穿⾐镜,在⾐橱的一边,余瑞香走到镜子边,在镜框上按了一按,那镜子活动来起,往前一推,原来是一扇玻璃门。门里面却是一间小小的屋子,四周是都⽩漆漆的,地下一⾊磁砖。墙东南北三面,安着三面大镜子,镜子下各安着一张嵌磁⽩漆梳妆台。有一张桌子上,一列摆十几面镜子,个一大似个一,是都银的托子。一张桌子,长长短短,大大小小,方方圆圆,陈列着许多化妆品。一张桌子上,摆着一副银底珐琅的瓶子匣子之类,里面是都盛着香胰子一类的东西。人到这屋子里,四围一望,真得觉须眉毕现。镜子旁边,一列又挂着许多银钩子,也有挂⾐服的,也有挂烫发刷子的,也有挂云拂的,就像开了洋货店一样,陈设着许多零碎。桌子边摆着螺丝钮的沙发转椅,人坐在上面爱照哪方面的镜子,就照哪方面的镜子,分十便利。靠北的犄角上,另外有个小门半掩着,一看那里面,却是浴室。李冬青道:“这屋布置得最好,梳起头来是很便利。”余三姨太太道:“这也不花么什,不过把现成的屋子,铺几块好磁砖,安上汽⽔管,花几百块钱罢了。至于这些用的东西,本来也就少不了的。”说时,余三姨太太先在那边洗脸架上,放开自来⽔管,放了一盆⽔先洗了一把脸。然后将桌上的化妆品,拣了几样,用了一点。接上余瑞香梅双修都照着镜子修饰了一番。 李冬青只拣了一瓶雪花膏,用右手的手指头,挖了一点,塌在左手里心,然后伸着两个巴掌挪搓了会一,对着镜子带拍带摸的擦了上去。余瑞香拿着个一香粉盒子,掀开盖,送到李冬青面前,李冬青摇摇手,道说:“用不。”余瑞香笑道:“年纪轻轻儿的,为么什
样这老实?”梅双修道:“人家经已做先生了,不能不装点道学模样。”李冬青正要辩说时,余三姨太太把一架玻璃橱下层的菗屉往外一菗,回头对余瑞香道:“你来瞧,我穿哪一双鞋子出去?”李冬青伸头看时,见只里面深红浅紫,花花绿绿,一菗屉鞋子。余瑞香接嘴道说:“那双浅绿⾊湘绣的就好。”余三姨太太道:“好!就听你的话。”说时,在里面拿出一双浅绿的⾼跟鞋来,头上是绿线绣的一朵芙蓉花,两面绣着花朵和蝴蝶。李冬青道:“如今样样时新,样样是复古,又成了老前辈那句话,红绣花鞋了。”余三姨太太道:“究竟两样。从前的鞋子,哪有这大一朵的花呢?”李冬青道:“这花鞋是己自绣的,是买来的?” 余三姨太太笑道:“我哪里会绣花!说来这笔账,也是该省,每年倒要两三百块鞋子钱呢。”余三姨太太一面话说,一面穿鞋子。又和余瑞香各换了一⾝⾐服,这才同着梅双修李冬青四个人,共坐了一辆汽车,到真光剧场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