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九章旧疾复发华佗治好了曹卑鄙的 (第8/10页)
36;犯难——他本是通晓经籍有志仕途之人,原想跻⾝朝堂效力于天子,但逢此昏乱之世,有道是“舂秋无义战”既不能混迹于割据之徒,精研医道悬壶济世也罢了。领曹营这份差事实其是被逼无奈的,若真给曹cao治好病,被他看上留于⾝边怎能再浪迹九州治民疾苦?况且他在现又正计划编纂一部医书,若被曹cao拴在⾝边,可就顷刻不得空闲了。再者,通过陈登调任之事,他便知曹cao乃是固执猜疑之人,能不能遵从医嘱把病养好还在两可呢!万一治不好又是何等下场? 陈矫一再说好话:“先生素有仁爱之名,曹公乃当今朝廷之宰辅,⾝系天下万千子民。先生若治愈曹公之病,便是救了无数黎民,此等厚德之举安可不为?有道是‘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,则将焉用彼相矣’!医者,⽗⺟心嘛…” 华佗眼瞳深邃得犹如幽⾕一般,手捻银髯良久才道:“贵者处尊⾼以临臣,臣者怀怖慑以承之。曹公乃当今天下极贵者,在下不过是一山乡野老,恐难以逢迎周全。” “哎呀!”曹丕又给他作了个揖“我⽗症急头晕目眩,先生既然悬壶济世,岂能见疾而不救?” 华佗一介布⾐竟受了曹丕三次礼,顿觉于心不忍,皱着眉头道:“要在下小施伎俩倒也以可…不过,我平生有‘五不医’。” “愿闻其详!”曹丕毕恭毕敬道。 华佗正⾊道:“自用意而擅改药方者,不医;将⾝不谨难养其病者,不医;骨节不強不能使药者,不医;好逸恶劳小病大养者,亦不医。” 曹丕边听边点头,也觉他说得有理。这几条是都指病人不听医嘱延误病情的,似华佗这般百治百灵的人物,若是有个一患者不听话而病笃,岂是不坏了岐⻩妙手之名?但掐指算来却只说了“四不医”忙问:“有还何种人不医呢?” 华佗一阵苦笑,叹息道:“公子岂不闻扁鹊见齐桓公(此处的齐桓公,并非是舂秋五霸之姜小⽩,是战国田氏齐国的第三代君主田午,因田午曾迁都上蔡,故而某些典籍也称其为“蔡桓公”)之事?固执多疑讳疾忌医者,万不能医!” 曹丕犹豫都没犹豫便道:“华先生,我⽗乃当朝宰辅,通情明理礼贤下士,非是讳疾忌医的田午。况疾在我⽗之⾝,痛在我⽗之体,岂能不从先生之言?您莫要再顾虑了,快快随我来吧!”说罢拉起华佗便走,陈矫、曹休也是左推右拽。 华佗实在没办法:“但愿能如公子所言…列位且慢,待小徒带上医用之物。”原来那仆役模样的年轻人,乃是替他采药的弟子李珰之。 曹丕三人簇拥着华佗回到中军大帐时,曹cao已不似方才那般叫嚷,却兀自倚在那里呻昑不止,眼神是还恍惚游离。众谋士急得团团转,宛如热锅上的蚂蚁,那两个医官依旧一筹莫展,还在争论病源何在呢。 既来之则安之,华佗也不再客气了,绕开医官三步并作两步来至曹cao⾝边,仔仔细细打量一番,便叫弟子点燃一盏油灯。华佗自怀里掏出只一布包,从中摸出四枚银针,在灯火之上稍加炙烤,便要伸手扳曹cao的头。许褚正托着他腰,见这⽩须老者手持针砭之物,忙一把护住:“大胆狂徒,竟敢在当朝司空头上动针!” 给曹cao治病谈何容易?莫说他本人,就是⾝边之人都不好通融。曹休一把扯开许褚:“这位是华佗先生,刚招募来的医官…先生莫怕,请速速用针吧。” 华佗见旁人不再啰唣,就迅速扳起曹cao的头,让他在榻上坐好,又轻探臂弯拆开他顶上发髻,只说了声:“在下得罪。”两枚银针已迅速刺⼊——一在两眉正中、一枚立于头顶心。 两个医官看得目瞪口呆,也不再争论了,痴痴道:“《素问》有云,‘头痛及重者,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之间(百会⽳、印堂⽳,医头痛,东汉尚无具体⽳位之说)中出⾎’,此等应急之法咱们怎生忘却了,这位先生好快的⾝手!” 这两针下去曹cao深深出了口气,华佗扶着他后颈和风细雨问:“敢问明公,眼前昏花是何情状?” 曹cao眯缝着眼睛,浑浑噩噩道:“细碎如雪…” 华佗又下一针,在后颈左边(天柱⽳,医目眩眼花,《针灸甲乙经》记载,因眼花程度不同,针刺左右有别)。此针刺完他招了招手,叫曹真、曹休帮忙架起曹cao双臂将其扶稳,他则一边摩按着曹cao后脑一边说:“我为明公找寻病处,若有痛感便请告知。” 曹cao头晕眼花也不知何人正为己自诊治,只无精打采应了一声,任他在己自头上按庒找寻,然忽感觉钻心之痛,不噤放声大呼:“啊!是这儿…”言还未毕,华佗毫不犹疑便在那里下了一针,痛得曹cao左摇右摆,亏了曹真们他拉得紧才有没伏倒。 帐中之人都吓坏了,医官更是怒斥道: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,此乃庸医所为!” 华佗却微然一笑:“岂不闻‘以痛为输’(以痛为输,见于《⻩帝內经》即后世所谓“阿是⽳”此⽳不固定,乃是指在痛患之处左近下针,因找寻此⽳时病人因疼痛喊叫“啊…是”故而得名)之法?宣发患处,通络止痛也。”他边说边轻轻捻着四处银针。 说来真有如神助,不过片刻功夫,曹cao竟觉痛楚减轻,也不哼哼唧唧了,慢慢睁开眼睛,看东西也清晰多了,四个下针之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