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八章  (第3/4页)
州迪斯尼乐园。”    容太太想一想“你说得对。”    “忽然就长大了,摔甩父母,单独行动,通世界乱跑,去到尼泊尔卡曼都,阿尔及尔坦畿亚、巴西利马这种地方,吓坏人,一度想没收她护照。”    子翔把头靠在父亲肩膀上不语。    容太太问:“还记得迪土尼公园吗?”    “有甚么印象?”    子翔答:“游行队伍中有一条会走路的金门大桥,原来由两个穿唐装戴西瓜皮帽子的人扮成,十分有趣。”    容太太说:“去那个地方真是苦差,晒得皮焦rou黑叫救命,每次回来急急跑美容院。”    两夫妻回忆到温馨岁月,不禁相视而笑。    “子翊一早不肯随行,他每次暑假去参加篮球营,我们三个到加州。”    容太太说:“一下子大学毕业了。”    “也不是那么快,当中不知经过多少测验考试,也有回来哭诉被洋重欺侮的时候。”    “她自己也是洋童。”    容太太握着女儿的手,抱怨子翔双手全是疤痕。    他们坐头等舱,食用奇佳,子翔靠在父母身边,不愿再动。    瞌上眼,她做梦,看见一个高大黑影向她走来,看真了,原来是苏坤活,他要求她收留他,脸上疤痕渐渐消失,回复从前样貌,可是子翔仍然轻轻说“不”    “甚么?”    “不。”请回到你妻子与两名小孩身边去。    “子翔,是你喜欢的香蕉船冰淇淋呀。”    子翔睁开眼睛,仍然坚决地说不。    可是转头把母亲那一碟吃得一乾二净。    容先生看着女儿“大概有点心事。”    容太太说:“她自己懂得解决。”    “廿多岁是人生最好的时间,胖了,会瘦回去,头发掉了,会长回来。”    容太太说:“年轻时做梦也没想过会掉头发。”    两夫妻絮絮闲话家常。    这是结婚的原因吧,年纪大了,有个伴,一起忆述过去走过的路。    容太太说:“子翔,张伟杰李岳琪结婚十周年纪念,我请他俩游西湖。”    “呵,我又可以与他们贤伉俪见面了。”    在头等舱后边职员休息间两个服务员在聊天。    “在外国长大的女子总与我们不一样,不知为甚么,她们特别潇洒:绝少搔首弄姿装模作样,值得学习。”    “我知道你在说B三号的容小姐。”    “你说她漂亮呢,是,不过头等舱里多的是美女,她另有一种气质。”    “我有那样宠爱她的父母,我也有气质。”    “不一定。”    “她阅读法文杂志,我想内涵也很重要。”    另一个笑“一次看见嫁作商人妇的名女星也全神贯注读小说,正称赞:上了岸真有个样子!走近一看,她在看的是『赌百家乐必胜法』。”    两个服务员低声笑起来。    他们抵埗了。    被视为有特殊气质的容小姐打一个呵欠,也不添妆,毛着头发就下了飞机。    在酒店会合了岳琪,她一定要马上去度身做旗袍,子翔只得陪她去。    司机把她们送到游客区,整条街都是旗袍店,岳琪欢快雀跃,每家店打价,终于挑了一家中型规模,店员比较诚恳的服装店。    岳琪一口气选了三套:一件有小凤仙领子,另一件黑丝镶水钻纽扣,还有件是反皮短袄。    “子翔,你也来挑选。”    “不,我穿蓝布衫就很好。”    店员走过来,一脸笑容“小姐,这种牛仔布也可以做唐装短挂,里边镶火狐爪子皮,又特别又够气派。”    子翔不以为然“我不穿动物皮。”    “小姐,”店员毫不气馁“我们有人造皮草。”    岳琪经不起引诱“给我做一件这种假羊毛。”    “这俗称萝卜丝,穿上最年轻漂亮。”    店员走开,子翔轻轻说:“她心里笑我们是假洋鬼子。”    电话响了,是林斯的声音:“你们在哪里?”    子翔抬起头看招牌“和平东路一间叫华丽缘的旗袍店。”    “我马上来。”    一边李岳琪像进了糖果店的小孩一样,正端详一方打网络流苏的披肩。    子翔一贯对这些一点兴趣也没有,自觉是天生福气。    不一会林斯推门进来,握住子翔的手不放。    半小时后岳琪才心满意足结账离去,子翔觉得价钱叫她咋舌。    岳琪说:“不贵不贵,又能三日后取货,我渴望旗袍不知多久,天天穿西装真腻了。”    他们三人去喝咖啡。    子翔又说:“吃一顿茶竟是一般市民半个月工资。”    “这是游客区。”    (24)    “太奢靡了。”    林斯顾左右说:“昨日我遇见一个姓靡的人,真是罕见。”    岳琪也说:“最近看见许多不曾见不会读的宇,全像自康熙字典走出来。”    饼一会张伟杰也来了,他们把岳琪交还给他。    林斯说:“子翔我带你去一个地方。”    “我不会跳舞,也不喜看戏,绝对不上澡堂,各类球赛也不适合我。”    林斯佯装大吃一惊“是吗,这是你容子翔?你是一个这样乏味的人?”    “到底去甚么地方?”    “是一间音乐学校。”    “音专?”    “你去到便知道。”    车子驶入一条私家路,道路两边种着法国梧桐树,他们在一幢灰色大宅前停下。    “咦,这间大屋有百年历史了。”    “是从前一个叫哈同的犹太人住宅。”    子翔站在门口,刚巧阳光照到门恻一块染色玻璃上,及射出瑰丽的七彩光芒,子翔细细欣赏。    门一打开,子翔看到男女学生抱着各种乐器上上落落,一个少女不小心把成迭乐谱掉到地上,一名少年放下大提琴替她捡起来。    大屋里充满乐声与生气。    林斯轻轻问:“喜欢这里吗?”    子翔笑“好像回到老家似。”    “伯母说你自幼习小提琴。”    子翔答:“不是因为要做音乐家,而是感染文化,我弹得不好,而且这一年都未曾练琴。”    走到楼上,只见寝室以及起座间都已巧妙地改建为练习室,每间房间的窗户都对着花园。    子翔听到大提琴充满柔情,娓娓如讲故事般的乐音。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