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四章  (第4/4页)
   “啊。”我低叫一声。    “怎么了?”别姬问。    “下雨了。”我飞快地打字。“我去关窗子,暂时离开一下。”    “OK。”    窗外的天空不知何时变了颜色,夜里一场猝不及防的雷雨在滴了一阵子豆大的雨点后,突然倾盆而下。    我关好窗子,以免雨水打进屋里来,弄湿了窗帘和地板。    回到电脑桌前时,我看了一下时间,已经凌晨三点钟了。    我吓了一跳,没想到只不过跟别姬聊了一下,时间就过了三个多小时。    “我回来了。”我知会道。    “雨下得大吗?”别姬问。    “很大,突然下起雷雨。”窗外一道亮白色的光影一闪而过,紧接著远处的天空传来轰隆一声巨响。“闪电划过我的窗子,雷声很大。”    “你那里现在是什么时间?”别姬突然问。    “呃,凌晨三点呀。”别姬为什么这样问?难道她的时间跟我的不同?    “晚上下的雨,容易延续到白夭。”别姬说。    “没听说过这种说法。”    “天亮后你就知道了。”    心中存有疑云,我忍不住问:“你那里现在又是什么时间?”    “啊,是我说溜嘴,还是你猜到了?”    “都有。”难道别姬在不同的时区?她在国外?    她没有迟疑地回覆我说:“我这里现在是格林威治时间晚上八点零三分,你猜猜我在什么地方?”    时差七小时。“你在欧洲?”    她回说:“宾果,答对了,我在英国。”    英国,这么遥远啊。如果别姬真如她所说的在英国,那么网路真是无远弗届。    我还未做出任何回应,别姬又说了一句令我意外的话。“而你则是在台湾吧?台北?”    对著电脑萤幕,我眨了眨眼。“你怎么知道?”随即我想到电脑位址是可以追查到的。“你查了我的IP?”这种感觉跟走在路上被人跟踪一样地不舒服,别姬会做这种事吗?    “没有。”别姬说:“但我有很强烈的直觉,而且我也来自台湾。你知道吗?每个地区的人说话用语都有独特的习惯,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一点。”    我看着她的解释,不作声。    别姬又说:“刚刚你是否生气了?”    “为什么只说是『刚刚』?”    “很简单,因为你现在肯说话了,我相信你相信我。”    我叹了口气。别姬的直觉真的很强。“对,你说的没错,我想我是相信你,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信任你。”    她提供我一个答案。“因为你也是个直觉强烈的人。”    我没做任何反应。    她又说:“你信不信?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,而且今晚才第一次对话,但要是有一天我遇见了你,我会认得出来。”    我不由得笑了。“你在开玩笑。你不可能认得出来。”    但她似乎不这么认为。“只要我见到你,我就会认得出来。”    “但是你不会见到我,你在英国。”知道这一点,令我非常放心。    “如果你来英国旅行呢?”    “我短期内没有这个计画。”我原不热中于旅行,而如今我更会避免。    “如果某一天我回国内呢?”    我笑说:“台北市的人口多到让你不可能认出一个你从来没见过面的陌生人。”    她说:“这倒也是,但不知道为什么,我还是觉得我有可能会认得出你。你一直给我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,这种感觉会帮助我认出你来。”    瞧她说得煞有介事,好似真的相信她能够认出我,我有些担心地说:“那我们最好还是先打个商量吧,如果有一夭,你觉得你看见了可能会是我的人,拜托拜托,请你不要把我认出来。”我知道她会问为什么,是以我先回答:“我喜欢让事情单纯一些,生活已经够复杂了,你说是不?”    棒著视窗,我彷佛可以见到别姬正在沉吟。    “你一向如此对不对?好吧,我答应你。”不待我回答,她又说:“假如今天我没有在线上,你会找其他人求救吗?”    “不。”又是一个不假我思索的问题。    “为什么呢?”    “不晓得。或许,可以这样说吧…”我试著找寻合适的字句。“当你第一次进这聊天室里的时候,你就已经开始打破了我的沉默。”    别姬出乎我意料地说:“我明白了,你以沉默为语言。”    这不是个问句,而是结论。    看着她的回应,我有些讶异。    她懂!    她竟然懂…    “为什么这么说?”打字的手指不自觉地有些颤抖。    “当有些事情连我们自已也不明白的时候,你通常会怎么说?”她反问我。    连自己也不明白的事,却又发生地那么理所当然,这是为什么?我直觉地回答她说:“通常,我将它归诸于直觉。”    啊,直觉…    这就是答案吗?    在广大无边际的网海上,应该要错身而过,但却终究没有。    因为直觉,所以我们相遇了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