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三百七十八章泉涌  (第2/2页)
的是探井协议,就一定要钻完3500米,然后再从下而上的试油。    李政夫开始以为他们是怕收入受到影响,干脆许诺会给他们全额的工费,加罗德却仍然反对。    和死脑筋谈判是最累的事,李政夫说不通挪威人,气的挂掉了电话。    伊藤信重安慰的说着拍拍床道:“先休息吧,我们明天一早先去大华的油井看一看,再做决定。”    “你怕他们有假?”    “有假也不奇怪。”    “是啊。”    “是啊。”    “嗯。”“嗯。”…    翌日。    伊藤信重和李政夫启程前往大华实业的第三口油井。    和他们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,营地内的四架直升机早早的就开始旋转预热了。    几个人一看,干脆组一个机队,摇摇晃晃往大华的第三口油井去了。    苏城乘坐的直升飞机也编制其中。    从营地起飞几分钟以后,外面的景物就有了明显的区分。库瓦克的临时营地勉强来说,还有一个镇子的意思,里面来来往往的车队不少,物资的供应也相对充分,住的不能算是舒适,但人的心理感觉不错。    离开了营地以后,遍地的西伯利亚土丘和树林,人类的活动完全没有,顿时有股孤寂的味道飘散。    这还是空中飞行,地面上的跋涉,想来是难上加难了。    沙俄将这片土地当作流放之所已有百年,其恶劣的环境,曾经令人闻之色变,即使是苏联人也没有喜欢西伯利亚的,只是为了得到此地的各种资源,才拼了命的做开发。    直升飞机的存在,大大减少了旅途的辛苦。    只用了很短的时间,直升飞机就降落在了三号井附近的平坦处。    一群人穿的像是去南极探险似的,互相搀扶着又走了一段路,才看到一座山丘后的高耸井架。    “轰轰”的发动机声,在寂静的大地上分外明显,但在苏城看来,却让此地有了勃勃生机之感。    “这就是大华的钻井队啊。”几个俄罗斯商人到了地方,颇为好奇。    熟悉钻井采油的人则盯着大华突出地面3米多高的套管看。以此时的西方技术来看,提捞已经是相对落后的作业手段了,但要想做提捞也不容易,尤其是所需的时间很难控制。    不过,眼看着一股股水从井下排出,期间甚至还有油泡出现,不禁让人感受到希望。    李政夫却有些生气。如果不是挪威人死脑筋,他们也不至于落后如此多了。    “苏董,今天能见到原油吗?”阿里克塞想石油都想疯了。    哪怕是日产2吨的油井,也能将他从坐吃山空的窘境中挽救过来,何况油田一旦出油,往往意味着大量的财富,他为这一天,等的太久了。    苏城只能摊开手,道:“提捞的情况还不清楚,今天要见到原油,恐怕是很难了…”    他嘴上说着,后面有人突然“呀”的一声。    却是一股黑色的原油,流了出来,散发出浓烈的气味。    接下来,涌出的全是黑色的原油。    秦世维闻着味道就跑了过来,看过两眼就吼:“上油管。”    “这是…出油了?”阿里克塞来不及听翻译,先是用半通不通的英文问苏城。    苏城同样诧异的拉住秦世维,问:“出油了?”    “是。”    “就这样?”苏城其实没见过几次采出石油的场面,对这种默默流出的好像山泉似的石油,还没有心理准备。    “就这样。”秦世维顾不上他,又是一连串的命令。提捞和采油是两个不同的步骤,也有不同的设备。    井下涌出的原油,一股股的像是公园里的小喷泉。几名石油工人冲上来,先是拆卸,又是安装,忙碌间,全身已被石油喷满了。    刚出地面上喷出来的石油,比汽油的味道还要难闻,且有很浓的臭味,再加上它的黏性,粘在手上都让人难受。    但工人们没有办法,现在还啊没有哪个国家有什么设备,能让工人完全避免和这种看起来就肮脏的液体打交道。    先头的四名采油工人,很快就像是穿着衣服洗了一个石油澡似的。他们的工作尚未完成,又有两个人跑上来帮忙。    再小的油井也有井喷的危险,何况这种不明情况的油井。不趁着容易制服的时候制服它,后面的情况谁也说不准。    秦世维焦急的调兵遣将,他也没想到提捞这么短时间,就见到了效果。    井站每个人都跑动了起来,苏城一咬牙,脱掉外套,干脆也冲了上去。    正乐的找不到牙的阿里克塞愣了两秒钟,也是“嗷”的一声,扑进了油池。    …(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